我的读书笔记都在这里了。

从羊脂球到白杨山庄


图/莫泊桑

文/沈黎昕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们阅读莫泊桑,思绪飞离中国,走进十九世纪的法国。

        左拉在悼念莫泊桑的悼文中说: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也许左拉没有想到在东半球的我们也会如此之早地认识莫泊桑。

        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练习写小说的最初七年,莫泊桑的所有习作都被老师阅读评价后烧掉了。我想那里一定少不了天马行空的生活幻象,因为这是少年时代少不了的憧憬。

        他喜欢打猎,喜欢大海,喜欢女孩们,如左拉说的那样,十八岁的莫泊桑英俊,健壮,但也如福楼拜担心的那样,他喜欢出入妓院,与各色女人们厮混。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男性出入妓院并不是什么新闻,只是像莫泊桑这般疯狂的实属少见。他从不排斥和低级妓女们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经验,他能理解到妓女的人格,在他笔下的羊脂球形象鲜活而崇高。

        这样去说不免有为他的糟粕辩护的嫌疑,或者说这两点发生在一起还是要人觉得矛盾,不能理解。

        文学创作的前提要对所写之事有所体验,但不能说触犯法律,有违良心道德的事也去体验一番,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作家就提倡可以去了解,调查有过这类经历的人的内心世界,创作者因此有了另一种“体验”。

        很显然莫泊桑不是为了创作作品形象去接触妓女,而是这就是他的真实生活,他只是把自己的生活资料写进了小说。但是作品与他的生活表现出来的却是两个极端,其中原因,除了艺术需要加工这一原则之外,莫泊桑对自己的创作保持了高度自律。

        那么“高度自律”是什么呢?也可以理解成职业道德,即作家要符合创作规律,与自己所持的文学观念相统一,同时也要对自己所写之物负责,因为作品会走进大众目光,作品中的内容会被传播,扩散,感染现实中人类的心灵。

        这也正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对读者负责的优秀作家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在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里,女主人公让娜生活在白杨山庄,这又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女性,只是与羊脂球相比,更多的是经历风雨后对世事的理解与包容中体现的坚强。

        让娜热爱白杨山庄的一切,热爱父亲,母亲,还有女佣人罗萨莉,她的天真与浪漫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使。

        她憧憬美好的爱情,可婚姻伤害了她,丈夫与自己的女佣人搞在一起,后来发现连自己一心认为坚贞彼此的父母也都心中各怀所爱。

        莫泊桑说这篇小说从最初构想到落笔完成共花了六年的时间。我觉得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长篇小说里最别具风格的一篇,因为其他五部长篇小说很少再看到像《一生》这样去倾注细腻的描写了,也许这与他的年龄和创作经验有关。

        《一生》里同样折射了莫泊桑的生活,尤其是当我知道了他的身世背景后,这是不得不联想的。

        莫泊桑出生在米洛美尼尔堡,那是一座二层建筑,站在窗前可以远眺拉芒什海峡。母亲洛尔是卢梭主义尊崇者,乐意要子女在大自然中不受约束地成长,是个有着文学修养的优秀女性,而莫泊桑的父亲尽管画得一手好画,但整天挥霍钱财与妓女们搞在一起,是个不择不扣的花花公子。

        白杨山庄也是一座可以眺望大海的住处,让娜的身上更多地集合了洛尔的影子,我想这是莫泊桑送给母亲的礼物,他有一颗对生活,对亲朋炽热的心。

        让娜的一生在小说中有着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结局,可是洛尔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莫泊桑和弟弟艾尔维先后患神经病过世了,面对丈夫的不忠洛尔可以做到洗尽铅华后的坚强,可是失去孩子们这位母亲将如何承受呢?

        莫泊桑的墓冢在蒙帕纳斯,蒙帕纳斯是十九世纪的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从作家,诗人到画家,音乐家,甚至还有革命家,当时的世界名人似乎没有常驻也曾来此逗留。要说他们的名字,恐怕就如蒙帕纳斯的咖啡馆纪念簿似的那么厚厚的一本,不过有几个名字总是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梵高,毕加索,兰波,海明威,列宁,萨特……

        可即使这样,却不大听到莫泊桑的名字,莫泊桑也喜欢出入咖啡座,但也许因为他始终没有真正的穷苦潦倒过,没有把自己的创作趣闻,歇斯底里发挥在蒙帕纳斯这条大街上。

        他始终是一个热爱划船,热爱打猎,热爱家人,热爱朋友的真实生活的人,以致这颗心不受任何遮盖地深埋大地。如果你看到过他的墓冢,你就会发现,那与他的人生是多么的切合。

 
评论
热度(4)
© 沈黎昕 | Powered by LOFTER